国际商报记者 李可
2015年12月25日,由中国倡议发起、57国共同筹建的多边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其使命是为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提供融资,至今已走过近10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57个创始成员扩展到110个,带动超2000亿美元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惠及38个亚洲域内与域外成员,为促进区域发展、推动多边合作贡献着独特力量。
十年来,亚投行始终秉持多边主义,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国际性、规范性、高标准运营,实现在高起点上的快速发展,以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诠释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多边力量
截至2024年年底,亚投行投资支持的交通基础设施超5.1万公里,超过2200万人用上了更好的灌溉系统,新增213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走过10年的亚投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通过聚焦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民众生活水平,已经成为国际合作的成功典范。
在全球面临经济增长趋缓、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多边主义的价值更加凸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副行长兼秘书长陆书泽说,当前,多边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亚投行作为多边开发银行大家庭的一员,正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亚投行是多边合作结出的果实,其本身就是践行多边主义的典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亚投行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股东说了算,而是“大家商量着办”。同时,亚投行建立了一套公开透明的标准和规章制度,明确了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始终向国际社会敞开大门,这与破坏国际规则的单边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众人拾柴火焰高。十年来,亚投行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在成员规模上,成为仅次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成员数量从57个创始成员增至目前的110个,覆盖世界81%的人口和全球65%的国内生产总值。此外,亚投行获得了穆迪、标普、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给予的最高信用评级,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信任。
“多边开发银行作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柱,在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经济成果共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陆书泽表示,作为多边开发银行体系的一员,亚投行在推动良好治理、开发高质量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提供气候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等全球公共产品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一带一路”基建融资注入动能
过去十年,亚投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积极发挥资金支持、金融帮扶作用,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亚投行、世界银行等6家多边开发银行与中国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相关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致力于为共建“一带一路”构建稳定、多元、可持续的融资机制。
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表示,作为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一直以促进其成员以及地区间的互联互通为目标,推动着眼于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公共产品与亚投行的目标相契合。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晓伟看来,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平台,意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加强共建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亚投行则聚焦突破亚太经济体面临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瓶颈,旨在通过对成员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为其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亚投行已累计批准超320个项目,批准融资总额超过600亿美元,带动2000多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项目遍及亚洲、非洲、欧洲、拉美等多个区域,涉及交通、能源、卫生、教育、宽带网络等多个领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1—5月,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05.9亿美元,同比增长3.9%;新签合同额849.3亿美元,同比增长20.7%。
“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亚投行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最大的发展契合点,两者互为支撑,相互呼应。”刘晓伟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起点上,未来亚投行将充分发挥推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成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实践平台,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走深走实。
简配资-简配资官网-线上正规配资-配资实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